学院主页 欢迎访问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网站首页 / 教学科研

思政部陈永红老师在《淮北日报》发表理论文章

阅读次数:1730 发布: 思政部 发布时间:2021-05-10 09:25
[字体:  ]

近日,思政部陈永红老师在《淮北日报》理论版刊发题为《传承红船精神 牢记初心使命》文章。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传承红船精神  牢记初心使命

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征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回望百年,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成为中国革命的红色起点,如果说,中国革命是一部恢弘壮丽的交响乐,那么红船就是一个动人的“起始符”。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炼概括了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常委班子瞻仰上海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再次阐释红船精神,提出“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十几年来,学术界对红船精神从多维度展开学术探讨和观点阐发,红船精神的研究取得明显的成效。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们重温红船精神的根基渊源、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回顾建党历史,传承红船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一、红船精神的根基渊源

什么是红船?

众所周知,船是江河湖海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红船是浙江嘉兴南湖上一艘画舫。1921年7月23日晚,一群身份各异、口音不同却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的青年人,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即今兴业路76号)正式召开中共一大,会议前几天一直顺利进行,7月30日晚上,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的袭扰,会议不得不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在这艘游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两个文件,随后这群青年人轻呼口号,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这艘画舫由此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建党时的伟大革命精神,由此,以“红船”命名,形成了光照千秋的红船精神,红船精神也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并名扬天下。从南湖出发,乘着这一艘小小的红船,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涉险滩,斗恶浪,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开启了百年征程。

 

 1.红船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

红船精神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们追寻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党建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伟大革命精神。100年前,中共一大的代表们走上红船时,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处在亡国灭种边缘的旧中国。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国家用坚船利炮野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华民族何去何从?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接连失败的残酷事实证明,要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必须有先进的政党来领导。所以,革命的红船正是在民族存亡关头起航,从一开始就担负起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921年,南湖旁的红船扬帆起航,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份“初心”,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革命性斗争。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不断实现初心与使命的历史。 

 2.红船精神形成的思想渊源

伟大的革命需要最先进的思想作指导。“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那么,在众多的主义、理论、学派中,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红船精神的理论来源,首先,马克思主义自身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人民性。它以其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革命性以及实践性,从众多社会主义流派中凸现出来。特别是贯穿其中的人民性品格,更是深深打动了国人心灵。其次,是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迫切需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第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信心,坚定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理论自信,激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将探索中国出路的目光转向社会主义、马列主义。最后,马克思主义在不断的思想论争中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1919年5月4日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红船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红船精神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承载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从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故鼎新,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再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操守,红船精神正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与发展,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红船精神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进行简单的拼接和机械的相加,而是一种文化上的内在融合和理论上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船启航于浙江,既有历史偶然性,也有历史必然性。”“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

二、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正如习近平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中指出的:“红船正是走在时代前列的象征,‘红船精神’就充分体现了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是动力之源,寓意着中国革命的航船“扬帆启航”。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过去的任何政党、团体都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党建立后用28年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印证了“开天辟地”,展现了共产党人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更是对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精神的完美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沿着红船的航向,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在自己的纲领文件中开宗明义确立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鲜明写下‘工人阶级’‘无产阶级’这些字句。尽管处于初创阶段,但奠定了我们党的前进方向和基石。” “建党时的每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我们要经常回忆、深入思索,从中解读我们党的初心。”


(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是胜利之本,寓意着中国革命的航船“劈波前行”。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扬起红船的风帆,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中共一大是在白色恐怖中召开,由上海转至嘉兴,在南湖红船上完成了缔造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靠的正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广大党员之所以选择牺牲生命而信念不改、矢志不渝,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力量,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的力量。回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荆棘密布、举步维艰,正是在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激励下,革命取得胜利,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激励全党。


(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是价值旨归,寓意着中国革命的航船“依水行舟”。纵观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百年历史,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红船精神彰显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形象描绘了党与人民之间的密切关系,人民是水,党是红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载着红船的意愿,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是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也是“红船精神”本质所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深入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当然,红船精神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精神,也不是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会议精神,而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主线,是各个时期、各个地方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共同基因和灵魂,与各种精神一脉相承、接力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完整的精神链条和整体精神风貌。红船精神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三、传承红船精神,牢记初心使命

红船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政治资源与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红船精神始终对我们党的事业发挥着精神引领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党劈波斩浪、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红船昭示初心,红船承载使命。但从中共一大的13位党代表迥然不同的人生归宿来看,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红船精神虽形成于过去,作用于现在,但必将影响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党员干部要把党的初心使命铭刻于心,只有这样,人生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


首先,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对党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

对党忠诚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正是靠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对党的无限忠诚,我们党从红船启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

其次,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不断增强斗争本领。

红船精神的内涵第一条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改革创新是我们党的根和魂。红船精神的实质就是变革、创新,其间蕴含的首创、奋斗、奉献精神,都贯穿着一个“实”字、彰显着一个“干”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40年来,中国人民勇于探索、真抓实干,凭着一股开拓创新的拼劲,一股自力更生的韧劲,把中国建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今天,是中国人民干出来的!”

第三,保持奋斗精神,甘于奉献,永葆为民赤子初心。

红船精神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强调:“要想真正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一点“影”、留下一点“声”、留下一点印象,就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努力为人民多作贡献。”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第四,全面从严治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红船精神”高度展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与理想信念。首创、奋斗、奉献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追求的充分体现,也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灵魂。弘扬红船精神必然要求我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不是简单的自我修复,而是从里到外的深刻改造、深度重塑,是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不断实现自身跨越。但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要看到,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 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秉承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诚情怀,结合新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上一条: 思政部召开新学期教师座谈会
下一条:

主办: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承办: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邮编:235000
技术支持:商网信息